创新争先,自立自强,奉献贵州——我院许滔主任受邀参加2022年贵州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代表座谈会
5月30日,2022年贵州省“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召开,为科普志愿者代表颁发证书并组织科技工作者代表围绕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主题,科技服务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发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向虹翔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我院心内科主任许滔作为医学领域科技工作者代表受邀参加座谈。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于2016年11月25日设立,时间为每年5月30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展。今年的主题是“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5月27日,在2022年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协主席何力一行对“国医大师”刘尚义、我院院长肖政华等医学领域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慰问,向他们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组织的关怀。
近年来,我院坚持以学科建设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三五期间医院引进博士 23人,总数达57人,新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等一批顶尖专家,拥有教育部国际联合合作实验室、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人才培养基地等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及人才推断。“十三五”期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60项,经费共计2853.57万元,发表论文1533篇,编写专著93部。获各级各类科技奖23项,获批专利142个,在高水平论文、高层次研究平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4月27日,我院彭立博士以共同一作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正刊发表研究论文,在世界范围首次揭示了外周神经系统通过动脉外膜神经-免疫互作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动脉外膜神经支配来自感觉神经和交感神经,感觉神经通过脊髓背根神经节进入更高级的大脑区域,交感神经来自于延髓和下丘脑神经核团,通过阻断动脉外膜神经支配,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面积和外膜炎症细胞浸润。彭博士的研究提示,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中,通过使用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抑制动脉-大脑-神经环路可能有助于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彭博士称该研究的攻坚阶段,是受到中医“神形同调”理论的启发与支持才得以坚持,该研究为中医“调神治形”的机制作了有力的佐证,为中医中药的现代机制研究添加了新靶点、新路径。此项成果标志着我院研究水平和国际接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充分体现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与科研能力水平质的提升,是医院坚定不移推进学科引领发展战略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未来,医院将继续厚植人才成长的沃土,做好人才激励政策的支撑和配套,进一步实现医院人才工作的突破与发展,抓好建设学科、人才两个核心,推动人才队伍发展,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为人才发展搭建良好平台,推进“人才强院、科教兴院”,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竞争力,提高医院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持续在“抓学科、育人才、强内涵、树品牌”下苦功,奋力开启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