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上海进修岁月】陈秋媛:因为热爱,追梦前行
编者按:
“黔医人才计划”是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于2016年共同实施的医疗人才培养项目,为加快贵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补齐高层次人才稀缺短板提供了极大助力。
2021年以来,贵州省对“黔医人才计划”内涵进行延续和创新,拓展实施了“黔医人才计划”瑞金班、上儿班等班次,每年分不同批次在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范围内选派学员赴上海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修学习。
数年携手共进,“黔医人才计划”上海班已成为贵州新时期医学人才教育的新途径新抓手。天眼新闻上海(长三角)运营中心立足驻地优势,广泛联动“黔医人才计划”上海班进修学员,推出“讲述·我的上海进修岁月”系列报道,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在瑞金班、上儿班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想、所悟,深情展现沪黔医疗协作推动医疗事业协同发展的山海故事。
人物介绍:陈秋媛,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血透室护士长,2023年8月通过遴选,到上海瑞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修学习。
第一次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郁郁葱葱间厚重的底蕴与济世的热忱,散落在每一个角落。坐落于上海黄浦江畔,瑞金医院以百年的仁心与大爱,流芳于百姓间。
院内有建于1904年的古建筑楼层,将现代气息的建筑楼层,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人感到温馨的是在门诊大厅放置着一台颇有年分的三角钢琴,定时会有志愿者进行钢琴曲的演奏,让在门诊大厅等待看病的患者也能放松紧张排队的心情。
我进修学习的科室血液净化中心在医院门诊楼第十六层,这里有一群需要规律透析的患者。科室里拥有世界一流设备,各项医疗指标居国内前列。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最新排名中,该学科稳定排名在全国前列、上海第一。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年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我国透析患者总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人。而在我国成年人中,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高达10.8%,对血透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特别珍惜贵州省卫健委搭建的这个“黔医人才计划”机会,在这半年充实的学习中,受益颇多。
瑞金医院血透中心护士长杨振华(左一)在讲解最新CRRT机器
学习瑞金细致全面的护理管理模式,在和血液净化中心护士长杨振华老师接触中,她的一些工作模式使我醍醐灌顶。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协作、多元护理人员梯队模式建立并发挥作用,每人按职责行事,血透室人性化的关爱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心是落实在每一步具体的工作中,使病人感到进入血透室后即有一种安全感,感受到每位医护人员的呵护,能向这么优秀的护理团队学习非常荣幸。
工作中,血透室各位老师严谨的工作作风,尤其像带教老师朱琰老师,她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慎独精神都让我深有感触。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均有严格的查对,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在进修的半年里,还感受到了科室浓厚的学习氛围。继教学院每月都会邀请到不同科室的老师进行授课,从多元化、多角度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比如从一个胃胀气如何评判和分析,增加了让我们在临床中有了更多的对患者的关心和关爱的意识;比如我们如何用B超来帮助我们解决临床中的一些我们忽视的问题;在血透室,无论是对于高透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维护管理、疑难病的血液净化治疗,还是CRRT联合更多、更新的治疗模式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及单针治疗临床应用思考等,无一不断的激荡、刷新和提升我的认知,为我带来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以及关于血液净化技术新应用、新领域和新发展的更多思考。
吉莉倩老师(左一)在讲解最新血透机费森6008操作
为期半年的进修中,我的带教老师吉莉倩老师让我在临床工作中专业技术得到很大提升,以直面病人的临床实操不断规范自己的专科操作和机器使用,使自己对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形成肌肉记忆和规范意识;以workshop的形式,展开动静脉内瘘的超声检查、穿刺以及特殊血液净化的治疗护理来拓展自己的专科技能和操作技术。
“取他山之石为攻己之玉”,我真切感受到“心态、能力、转化、传承”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将所学用于临床实践,提升专业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我坚信,我们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造福一方百姓,为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医院,为自己的科室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